劇名來源
杜蘭朵來自義大利文的「Turandot」的音譯,而此詞本身就來自波斯語的「Turandokht」,由「Turan」(圖蘭,地名)和「dokht」(女兒)兩個字組成,意即「圖蘭之女」。
續寫
1924年11月,已將該劇寫至第三幕「柳兒之死」場景的普契尼帶著《杜蘭朵》手稿到布魯塞爾接受喉癌手術,但因術後併發症逝世,留下36頁的遺稿。1925年,弗蘭科·阿爾法諾獲得普契尼家族和黎柯笛公司的邀請,根據普契尼的遺稿將該劇完成,但指揮家阿圖羅·托斯卡尼尼對阿爾法諾的第一個續寫版本並不滿意,阿爾法諾只得將續寫部分再次刪改,成為現在常見的續寫版本。
1926年4月25日,《杜蘭朵》在斯卡拉大劇院首演至第三幕「柳兒之死」的部分時,樂隊在演奏完「Liù, poesia!」一句後的兩個小節後停止演奏,托斯卡尼尼放下指揮棒,告知觀眾「大師在此停筆,歌劇到此結束」(Qui finisce l'opera, perché a questo punto il maestro è morto)
1976年至1988年,美國作曲家珍妮特·馬奎爾曾續寫《杜蘭朵》結尾,但該版本並未正式演出。義大利作曲家盧恰諾·貝里奧曾於2001年應Casa Ricordi之邀續寫另一個版本,2002年首演。
2007年,中國作曲家郝維亞受剛成立的國家大劇院委約以及Casa Ricordi的授權,根據普契尼的遺稿續寫了另一版結尾,該版本於2008年3月21日在中國國家大劇院首演,截至2022年已在國家大劇院演出11輪,觀眾對此版本的評價也褒貶不一。2018年10月,中央音樂學院在醇親王府南府演出的實景版《杜蘭朵》也採用了郝維亞的版本。
《杜蘭朵》海報 |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