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喬達諾第一次在那不勒斯看到薩都的戲劇《費朵拉》的時候他才十八歲,還是音樂學院的一個學生,當他看了當時著名女演員Sarah Bernhardt的演出後立刻決定要為這齣戲譜曲,他在自己的日記中這樣寫:「我整個晚上無法入睡。這將是一部傑出的歌劇,如果別人沒有在我之前得到它,我將為它譜曲!」喬達諾甚至寫信給在巴黎的薩都,但他得到了一個不太熱情的回答:「我們將來再看。」
五年後,喬達諾憑他的一部獨幕歌劇贏得了意大利著名的Sonzogno比賽,在這部歌劇中開始顯示其之後創作風格中的「意大利寫實主義」(Italian Verismo),不久,喬達諾請他的出版商Sonzogno與薩都談關於費朵拉的歌劇出版權,但失敗了。直到1897年,薩都才同意把費朵拉給喬達諾。開始創作後,在他寫個其父親的一封信里講:「整整四個月,從早到晚痛苦的辛勞。」首演前,演Loris的男高音Roberto Stagno突然死亡,這個角色便請一個年輕的男高音卡魯索(Enrico Caruso)擔任,首演非常成功。
《費朵拉》對於歌唱演員的要求極高,因為這部歌劇的劇情很少用表演的形式出現,而是通過談話,讀信等等來表現,全劇中唯一一首詠嘆調在第二幕(Amor ti Vieta),也因此這部歌劇並不在那些主流歌劇院的保留節目名單上,歷來很少有歌唱演員能夠在舞台上出色的表演來保持其戲劇張力,當然,一代男高音卡魯索卻是憑藉此劇開始他光輝的職業生涯的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